审核评估部长谈(社会服务部)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4-06-11

受访人:社会服务部部长 邢宝龙

1.问:介绍本部门的基本情况。

答:社会服务部是在2019年10月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成立新的山西农业大学背景下,根据改革方案管理机构实行大部制改革,将原山西农业大学三农服务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谷科创城办公室和原省农科院农业技术推广处整合组建而成。共设6个科室,分别为综合办公室、示范推广科、技术服务科、成果转化科、校地共建科、谷城院融合办公室。现有在职职工1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7人,助理研究员4人。

社会服务部主要围绕示范推广、校地合作、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服务农高区与先行县五方面开展工作,以产业引领助力乡村振兴,以产业研究院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校地共建,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应用水平提档升级,科技支撑我省“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

2.问:本部门如何服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

答:为服务好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社会服务部主要从五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实践基地建设

社会服务部积极协助本科教育构建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加深理论知识的应用。通过与企业、机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网络,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二、校地(合作项目

为了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社会服务部致力于搭建地()合作平台。通过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实践与就业机会。

三、社会实践组织

社会服务部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大学社“三下乡”等,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学生实习指导

社会服务部负责的校地共建项目、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等,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平台。通过与企业、机构的紧密合作,确保学生实习质量,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职

、社会资源整合

社会服务部致力于整合社会资源,为本科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持。通过与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合作,汇聚各方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总之,社会服务部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项目、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实习指导、社会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努力,为本科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社会服务部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贡献更大的力量。

3.问:作为部门负责人,如何理解认识本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答:第一,需要明确审核评估的目标和意义。本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旨在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提高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审核评估,可以发现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为学校改进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依据。

第二,需要了解审核评估的范围和重点。本轮审核评估的范围涵盖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重点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情况,以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情况。

第三,需要明确部门在审核评估中的角色和责任。作为部门负责人,需要积极参与审核评估工作,认真配合评估专家的工作,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材料和数据。同时,还需要根据审核评估的结果,认真总结反思,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推动部门服务质量的提升。

最后,要认识到审核评估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审核评估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改进的过程。作为部门负责人,需要持续关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问:为做好评建工作,本部门做了哪些准备?

答:为了做好评建工作,社会服务部做了以下准备:

第一,明确了评建工作的目的和范围,确保评建工作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我们深入研究了评建工作的相关文件和要求,充分理解评建的标准和重点,明确了本部门在评建工作中的角色和责任。

第二,我们收集和整理了与评建工作相关的资料,包括社会服务部相关管理制度、近年来全部项目材料、相关校地共建情况以及成果转化情况等,确保评建工作有充分的依据和支持。

第三,我们还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进评建工作。我们定期召开评建工作会议,分享经验和做法,共同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积极与上级部门保持联系,及时汇报评建工作的进展和成果。

最后,我们还注重提升部门成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我们组织了相关培训和学习活动,帮助部门成员深入理解评建工作的要求和标准,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5.问:本部门在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第一,强化本部门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加强了部门内教职工队伍的建设,通过组织培训、在线学习、加强宣传、业务提升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我们根据教学的需要,优化了教学资源的配置,包括部门所负责的项目示范基地、校地共建平台等,确保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我们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6.问:本轮审核评估的目标、导向和原则是什么?

答:与上轮审核评估实施方案相比,新一轮审核评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高校建立“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对评估指标体系的范围、内涵、重心均作出重大调整。由原来的“教学评估”转变为“教育教学评估”,从以往考察教学工作、教学要素转向考察教育教学、育人成效,推动高校从制度设计到具体实施路径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这一导向,新方案不仅在名称中增加了“教育”二字,并进一步凸显出“立德树人”“破五唯”“教育评价”“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等关键词,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新一轮评估旨在达成的几个方面目的。其中,“立德树人”是根本目的,其他目标是具体目标,围绕并服务于“立德树人”总目标。

7.问:近年来,学校在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第一,为进一步助力山西省畜牧产业健康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充分发挥企业、高校、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科创中心)等单位的综合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良好态势,山西晋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晋中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经过友好协商,联合成立“山西畜禽健康养殖全产业链服务联盟”,搭建了具有综合优势的实习实训基地

二,我校与地方共建的多个产业研究院,联合地方企业建了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其中,番茄产业研究院与大同市大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山西灵盈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华联农业发展(阳高)有限责任公司、大同市阳高县永丰农牧有限公司共建了实习实训基地,为本科生、研究生建设了宿舍、餐厅、实验室等生活和工作场所,基地被山西农业大学认定为首批新型农林科教合作实践基地(农大教字【2023】27号)也被大同市委组织部授予大同市省校合作高校科研平台延伸示范基地荣誉称号。恒山黄芪产业研究院与山西北岳神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将学校成熟的科研成果应用基地建设中,在浑源县共建恒山黄芪种质资源圃恒芪1号良种繁育基地开展黄芪专用肥试验示范黄芪生态栽培技术示范等实习实训。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紧密配合阳泉市富硒产业发展战略,分别与多家企业(山西晋婆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山西福旺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阳泉市三舁果业合作社等)建立七大实习实训基地(富硒杂粮示范基地、富硒油料示范基地、富硒薯类示范基地、富硒水果试验示范基地、富硒蔬菜试验示范基地、富硒药茶(连翘茶)试验示范基地、富硒畜产品试验示范基地),对各个基地土壤硒元素含量、富硒农产品生产及标准化体系建立做出了显著贡献。

8.问:近年来,社会服务部围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开展了哪些工作?具有什么成效?

答:社会服务部围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从全面服务乡村振兴、与地方开展合作共建以及服务晋中国家农高区等多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如下:

一,全面服务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为抓手,强化校地合作,以服务农业产业为目标,成立乡村振兴培训中心,构建具有农大特色的社会服务体系,打造我校社会服务品牌。坚持项目驱动,建成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政企行校”产教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探索建立以地方产业研究院为核心的社会服务模式,由学校科技人员与地方农技人员联合组建技术服务团,争取地方配套经费,协同开展全产业链科学研究、试验示范、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活动。推动谷城院深度融合,主动融入晋中国家农高区建设规划,把农业高新科技作为核心,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工艺推广应用力度,建立辐射全省的农业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体系,为农业科技发展、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设立产业引领工程、“特”“优”工程设施农业专项,积极拓展争取项目新渠道,重点发展食用菌、园艺、花卉、生猪、蔬菜瓜果等特色设施农业。一系列举措,开辟了我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二,我校与地方共建产业研究院围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多项成效。番茄产业研究院围绕产教融合一是为本科生提供了实习实训机会,为研究生常年培养创造了条件,每年培养毕业生20多名,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完成了1项地方标准;二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技术员上千名,加强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创新助力了番茄产业的发展恒山黄芪产业研究院2023年一是接待山西农业大学青马学员暑期三下乡实践;二是接待汾阳市、侯马市等各地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前往观摩学习,在当地举办培训会,培养从事黄芪研究的硕士生6名。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积极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申报阳泉富硒产业科技小院,培养研究生5人。人才振兴学院吕梁分院组织山西农业大学的学生在离石区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训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园艺学院还派遣了科技人员和研究生,依托离石区委党校,建立了科技小院目前已培养了18名本科生和5名研究生。河曲特优农业产业发展研究院围绕高山区有机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我校与河曲县榆岭村建立长效对接沟通机制,定期共享毕业生资源信息和急需紧缺人才岗位信息等,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搭“桥梁”架“梯子”。目前,我校共有20余名毕业生在榆岭村丰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事行政管理、蔬菜、水果大棚种植等工作,3名毕业生已经走上企业中层管理岗位。

三,积极对接服务晋中国家农高区,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我校植物保护学院积极与农高区及其相关企业开展各类产学研合作,在农高区青创园建设了“晋中国家农高区教授、博士工作站”,并与农高区企业“山西农谷四方农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晋中农高区资产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山西农谷科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近年来,学院依托农高区相关设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支撑了“植物保护”、“制药工程”、“生物农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科研训练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先后130余人次开展了各类实践教学活动,涉及入侵有害生物监测、果树重大害虫生物防治、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野外生防资源挖掘与筛选等多个方向,培养各专业学生43人。同时学院依托“晋中农高区植物保护博士工作站”开展了多个科研项目,形成一系列面向产业需求的科研成果,其中“设施蔬菜害虫安全可持续治理技术集成方案”可高效防控温室主要害虫粉虱、蚜虫、蓟马等,实现化学农药减施30%以上。我校公共管理学院法学系组织20级学生128人,前往晋中国家农高区参观实践,深入了解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国家科创中心的发展状况,学习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以提升同学们的专业素养,了解农业与科技的结合成果,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本次实践激发了学生对农业科技的热爱和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感悟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