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部长谈(科研管理部)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4-06-06

受访人:科研管理部部长 杨万仓

1.问:介绍本部门的基本情况。

答:科研管理部是学校主管科技创新工作的职能部门。目前,科研管理部领导班子成员4名;设有科级机构7个(综合办公室、自科研究管理科、社科研究管理科、知识产权管理科、成果与奖励管理科、平台团队管理科、试验基地管理科)、其他机构2个(实验动物中心、作物表型中心),内设机构7个(科研经费管理中心、重大项目管理中心、产学研管理中心、学术交流管理中心、东阳基地管理中心、南繁基地管理中心、农业建设项目管理中心)。科研管理部现有在编职工42人。

部门主要职责有:负责全校科学研究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考核、年度统计和综合管理;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宏观战略研究,负责学校科学研究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推进科研管理改革创新,提出科技政策建议和重大科技项目建议;组织和协调全校国家科技计划、部委财政专项、山西省科技计划、厅局财政专项等科研项目的选题建议、组织申报与实施管理,配合组织相关科研项目的执行、绩效评价和结题验收;负责校级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全校横向科研项目的统筹管理和备案管理;负责各类科学研究成果的审查、申报、备案、宣传等管理,国家及省部级奖、社会科技奖励、厅局级奖等成果提名(申报)组织与管理;负责国家和省部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组织申报与管理,校级科研平台(基地)的培育、建设、运行管理;负责挂靠学校的各级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学术团体的管理;负责全校学术交流、科技活动等管理;承担校学术委员会及其科学研究专门委员会、学术道德专门委员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负责对二级单位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落实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安全管理责任制,完成上级部门和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2.问:本部门是如何服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

答:将丰富的科研资源转变为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科教融合培养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通过高水平人才供给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1.教师通过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提升教学能力。教师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将教学问题课题化,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组建不同梯次的科研团队。申报立项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林草局、省知识产权局等省级单位项目,以及市级和校内“十大工程”项目。2019年两个校区新增各级各类科技项目801项,科研经费投入总量达到2.6亿元2020年全校新增各级各类科技项目594项,科研经费投入总量达到2.6亿元2021年全校新增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241项,科研经费投入总量达到3.3亿元2022年全校新增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280项,科研经费投入总量达到3.9亿元2023年全校新增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194 项,科研经费投入总量达到3.9亿元。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科研成果的发表和出版,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研究创新能力得到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

2.教师吸纳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教师承担国家省级、校级科研项目以及各类横向科研项目等,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充分吸纳学生参与研究活动。参与形式多种多样,有参与调研、资料收集、实验过程、文稿撰写、论著整理、成果宣传等,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不少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培养了科研兴趣,考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35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主动吸纳本科生参加项目调查和研究,累计覆盖本科生500余人。

3.教师以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深入参与到项目研究的全过程。部分学生在项目教师的指导下,撰写的前期科研成果论文获得发表,甚至开展了深入研究,以教师的科研项目部分研究内容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进行认真的调研、实践、资料收集、实验和测试,撰写开题报告、初稿,在指导教师精心指导下进行修改,所撰写的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部分毕业论文获得优秀等级。近100余名教师以科研项目指导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覆盖学生多达200余人。

4.开放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和科研机构辅助教学。学校支持国家和省级实验室平台主动向学生开放,辅助学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目前,依托我校建设的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共113个,合署改革以来,新增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3个、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2个;新增国家农作物、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圃)2个、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1个;依托我校建设的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共有13个。新建山西省实验室1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5个。这些重点平台、基地通过举办科研活动、开设科研指导和提供科研服务等途径,密切联系学生,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问:作为部门负责人,如何理解认识本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答: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启动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新一轮教育教学评估,在导向上主要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作为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我们认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立德树人完整、全面地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科教融合是大学的核心理念,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科教融合要把科研平台变为人才培养的平台,把科研活动变成学生实践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工作中,很难将教学与科研区分开来,两者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如同源与流的关系,科研是源、教学是流。从本质上来看,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具有一致性,可以通过融合而相互促进。科研与教学的一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科研不仅是高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而且是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师资水平、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次,教学可使科研的成果得到进一步传播和深化,教师在教学中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学生活跃的思想也可以为科研工作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问:本部门在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一是创新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制定《山西农业大学“产学研融合推进工程”实施办法(试行)》,积极搭建与行业、企业深度对接的协同育人平台,拓展人才培养范式。吸纳本科生在校级基地参与科研实习实训,打造了一批集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实体。二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设校级实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示范性教学实习基地、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三是建设科技育人平台,推进科研反哺教学。实施本科教学激励机制及措施、本科生导师制、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等制度,建立完善科研促进教学的激励机制,推动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保障科研与教学相互融合。

5.问:合署改革以来,学校在科研成果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

答:1)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立项实现重大突破。2020年以来,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8项,是合署改革前四年两个单位立项总数的1.6倍,其中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项、专项项目3项,首次获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标志着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立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省联动项目3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1项,四个项目的中央财政支持经费突破1.4亿元。

2)高水平创新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依托我校建设的“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被教育部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新增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区域技术公共研发中心2个;新增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2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1个;新增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共建)1个;新增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1个;依托我校筹建的“有机旱作农业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列入省部会商议定事项;新增山西省实验室1个,成为山西省批准建设的5个省实验室之一,也是农业领域唯一的一个省实验室。新增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领军团队3个、重点团队3个、青年团队7个,山西省“1331工程”提质增效建设计划骨干创新团队1个。

3)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取得新的进展。我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1项,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草学会草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杂粮分子育种团队发表在《自然—植物》的“创制C4禾谷类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成为2020中国农业科研32个“亮点”之一。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年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1项,全国主推技术3项;晋谷21号、瑞普909(玉米)、晋薯16号3个品种入选全国农业主导品种。

4)科技支撑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就牵头建设国家和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科技小院28个,认定218个长期合作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校级协同创新基地,推动山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3%。

5)科研管理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构建。实施科研管理改革“十大工程”,先后实施了“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工程”“杰青优青培育工程”“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生物育种工程”“科技创新提升工程”“社会科学研究振兴工程”“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工程”“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工程”“学术交流繁荣工程”“产学研融合推进工程”,学校每年投入科技经费7000万元左右,全方位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整体效能进一步提升。

6.问:请介绍一下本科生参与重大科研课题情况如何?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情况如何?

答:将科研成果融入开放的实验项目,增强开放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为学生参与科研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课程设计质量和毕业设计题目的广度,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选择与科研项目相关的毕业设计题目,有助于把握行业前沿课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发现自身潜在的科研能力,拓宽对专业知识应用面的认识,优化就业方向。以我校重点实验室为例,介绍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有关情况。

1)特色农产品加工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黄花菜高值化利用加工产品与技术开发》,完成题为《黄花黄酒酿造关键技术及抗氧化研究》《以黄花菜为原料的黄酒发酵工艺及抗氧化研究》2名本科生毕业设计。

2)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生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2017年成立以来,每年面向本校科研训练的本科生开放1440小时,培养本科生60-80名。实验室依托国家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冬春混播岗位、国家重点研发技术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对发展中科技援助项目等重大项目10余项吸引本科生35名完成科研训练

3)有机旱作农业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新型生物制剂研发及应用”省科技重大专项“生物制剂及土壤改良剂的研发应用”吸收9名本科生参加,指导本科生论文(设计)10 名。学校370多名学生参观了东阳基地作物控水根系监测试验场。

4)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与精准育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负责人接收本科生参与到各课题。近三年,共有138名本科生参与到24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中,完成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119篇。5个项目获“山西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实验室每年面向本科生开放800小时。

5)草地生态保护与乡土草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要面向需要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本科生进行,其中2020级本科生有87人参与,2021级有85人参与。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团队共60人,依托科研项目完成2020级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25人。

7.问:请谈谈合署改革以来,学校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特色亮点工作有哪些?

答:科教融合是现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高校推进科教融合是优化农业教育资源、巩固教育基础性作用的需要。按照“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要求,推动教育资源与科研资源紧密整合,推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推动行业特色转化为学科专业特色。近年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优化农业教育、科技资源配置,全方位、全链条推动科教融合,初步形成了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在推动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与教育融合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1)科普教育方面:东阳基地结合学校老师的科研教学情况,重新统筹分配了土地资源,在满足学院科研需求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践场地。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基地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资源,先后建成了种子标本馆、电教室、阅览室及农耕文化园等。东阳试验示范实习实训基地先后获批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科普基地”及山西省科协“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为学校实践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年以来基地与各学院组织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10余次,累计人次1700余人

2)实习实训方面实践基地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教育资源。我校先后认定三批协同创新基地,共83家单位,覆盖全省十一地市。先后与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农谷稼祺种业有限公司、山西梅芝园艺有限公司、山西戎子酒庄有限公司、山西银河湾农牧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猪巴巴种猪育种有限公司等80余个省内知名企业建立能够满足我校多专业适用的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了100余次本科生实习实训活动。

3)推动“科教融合”方面以学科为统领,推动院所一体、科教融合,以科教资源紧密整合为牵引,实现科研实践资源向实践育人的有效转化。在科教融合基地建设上,按照“学院+基地”模式,在分布于各地市的10个直属研究所,打造符合新农科建设要求的、遍布不同区域的涉农类特色化综合实践育人基地,探索院所共建“分段分管”的科教融合新农科实践育人体系,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投入机制、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实践育人各环节质量标准,完善实践实习“双导师”制等。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推动通专结合、专创融合、本研联动;在师资建设上,一批科研人员走上讲台,及时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把科研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引入教学实践;在培养效果上,让大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田间科学试验,参与社会服务,在实践中巩固学习成果、提高本领能力、厚植“三农”情怀、培养社会责任。